《2012城市居民壓力指數報告》出爐 “住房壓力”仍居榜首 不少受訪者認為── 想沒壓力家庭月入一萬二
本報訊(記者宋立偉)在北京生活,月入多少才能感覺沒有經濟壓力?今天上午,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在其《2012城市居民壓力指數報告》中給出了答案。
報告顯示,25.5%的被調查北京居民認為,家庭月收入至少在1.2萬元以上才能沒有經濟壓力。
北京居民經濟壓力來源的前三位分別為“住房”、“生活成本”和“子女教育”問題。其中,將“住房”列為經濟壓力主要來源的居民占59.8%,“生活成本”占44.3%,“子女教育”則為37.7%。據該報告項目指導人姜健健介紹,中等以上收入者的經濟壓力更多來源于住房,而低收入者最大經濟壓力則是基本生活成本與住房并重。
報告顯示,住房壓力和基本生活成本壓力是北京、上海、廣州這三座城市居民經濟壓力的主要構成,均占壓力排行的前兩位。相較于上海、廣州,北京居民的基本生活成本壓力略低,住房壓力比上海低3.9個百分點,但比廣州高出9.3個百分點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24%的被調查北京居民認為,“贍養老人有壓力”,而上海、廣州的這一比例僅為6.9%和8.5%。
壓力水平超五成 北京居民“經濟壓力大”
報告中,有51.3%的中國城市居民表示“經濟壓力大”,表示“經濟壓力小”的僅占18.3%。而北京居民的經濟壓力高于城市平均水平。
北京居民中,有50.7%的被調查者表示“經濟壓力大”,而表示“經濟壓力小”的僅有7.3%。其中,“經濟壓力大”的人更多是26-45歲收入水平中等的中青年,而表明“經濟壓力小”的則更多集中在高中學歷的人,以及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。
據國外媒體報道,在美國,經濟壓力的構成中,較大部分是失業、醫療費用、債務壓力、上大學費用問題。“債務壓力在中國并不顯著,失業壓力并不像國外那么大。但是,中國人對于住房、養老的壓力是比較突出的。”報告項目指導人姜健健稱。
收入期望家庭月入至少一萬二才“沒壓力”
報告顯示,在被問及家庭月收入達到多少才會感到沒有經濟壓力時,城市居民的回答均值為12000元以上,北京地區同樣如此。
按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,月入12000元大致相當于現有城鎮家庭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。
姜健健表示,雖然家庭月入12000元即無經濟壓力是消費者的一個主觀認知結果,但根據國家統計局及零點咨詢歷年來的調研結果不難看出,月入12000元可以讓城市居民在住房、汽車等提升生活品質用品方面增加購買力。
此外,城市居民可以有更多的結余進行儲蓄或投資,為未來的子女教育或養老提供準備,以及可以為日常生活支出增大彈性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