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抗戰處女情結的戰斗中,我是出過力的,寫過長篇大作。原以為這個事情就這么結了,誰知道又出來個新的“處女情結”。哎呀呀。情況是這樣的——新浪網女性頻道的編輯小白兔給我出個題目,說,一位女網友給他們留言,“男人的‘處女情結’一直為大家所關注,仿佛是男人一道過不去的關卡,整個男性群體都和這個情結斗爭了多年。那么,女人對于男人的‘處女情結’是什么?男人的‘身高’就是女人的‘處女情結’”。
小白兔舉例說,一個女生說男友身高只有163,很郁悶。網友們對此女生的意見進行了強烈反對和抗議。您的意見如何——小白兔給我出了這個題目。沒辦法,這就叫按下葫蘆浮起瓢。那我說說我的意見。我講兩點意見。
第一,爭論是非沒有意義。我認為,要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,不妨換個提法。把問題換個角度提出來:找個矮個子男人,怎么樣高高興興?對這個問題,我認為,解決起來并不難。
找個矮個人男人,問題有沒有?有。真有假有?真有。帶到哪兒去,跟別人家男人一比,那就是矮一頭。看著都不舒服,別扭。沒面子。即便他在床上生龍活虎,精力充沛,動作敏捷,身手矯健,那也不行,總覺得哪兒不對。心里有疙瘩,怎么弄都覺得差點兒意思。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的眼光,也都看到這個了。雖然他們不說,但是比說了還不好受。形象問題啊,門面啊。你說,哪能不出門啊對不對?
所以我說這個別扭是真實存在。久而久之,導致情志障礙。難免自怨自艾:世界上那么多男人,我找誰不好?非找這么矮的?真是窩火。這個感覺,并不是過了三次就輕了一點,沒有。就跟糖一樣,頭一回吃是甜的,吃了一輩子,還是甜的。邊際遞減效益對這個事不起作用。灰塵不掃,它不會自己跑掉。不但不跑掉,還越積越厚。
身高情結,對不對?沒有什么對不對。也可以說,原來是對的,現在不對了。這個理說起來就長了,這里不展開說了。篇幅問題,咱們只說辦法,不說原因。什么叫原因,什么叫辦法?比如說感冒,淋雨是原因,而用熱水泡腳、用紅糖煮姜湯喝是辦法。
從解決問題的角度,對不對不是問題的核心,談論對不對,也根本不解決問題。她就是不舒服,你罵她一頓、打她一頓,當時感覺舒爽不少,真是痛快淋漓盡,但是治標不治本,心里那個“惑”并沒有完全解開。師者,傳道授業解惑也。“情結”,是“惑”之大者。是結石,是水垢。怎么辦?
第二,找個背景,使高女矮男合理化。這是解惑的簡單辦法。原理很簡單:人的心理是后天建構的,是可以重塑的。我的辦法,不是讓高女甩掉矮男,而是把她心理的那個障礙給理順過來。雖是高女矮男,一樣相得益彰,琴和瑟合,花好月圓。
人是群的動物,人的本質是“群”。個頭高矮的好壞,主要也是在“群”的背景下發生作用,所以,開藥方離不開“群”。
對于“群”的作用,我有體會:我有一幫同學,高中同班同學,考到北京來的,十幾個,一半都離了,娶了新的。大家在一起的時候,都覺得彼此壯了膽,離了很正常。倒是另一半沒有離的,顯得不是那么理直氣壯,好像是落了伍似的。你說這是什么世道?所以說嘛,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。
知道這個,事情就好辦了。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解決問題。一個是觀念層面,做點矯正。學過眼科學的知道,人剛出生的時候,看東西是倒的,但是很快就調節過來了。大腦本身有這個機制。誰也扭曲和改造不了世界,所以改造自身是一個好辦法。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啊。具體做法呢?找一些材料,比如歷史名人。拿破侖啦,鄧小平啦,個頭不高,而智慧確實